返回首页<<青岛老故事

标题: 曾经的青岛西果园
故事: 西果园村地处胶济铁路西侧,邻近城阳火车站。村落不大,大约400户,以牛姓为主。在集体经济时代,其生产和生活模式一直在青岛近郊处于领先状态。农业、副业等各种经济模式结构完善,在农村集体经济时代可谓典范模式。
    上世纪50年代,为了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勤劳的村民对盐碱地进行了改造,挖沟排碱改良土壤。为了防止海水侵蚀,硬是用人工建起一条长约两公里的挡浪堤,显示了村民吃苦耐劳的集体主义意识。
    60年代,青岛将市郊的几个村落规划为蔬菜种植区。西果园村是其中之一,以蔬菜种植为主,不再种植粮食,粮食由政府统一定量供应。但村民们对粮食需求心里没底,硬是向盐碱地要粮食,在村长牛伟玉带领下,农闲时节对盐碱地进行改造,为生产队开拓了大量可耕地,种上小麦、地瓜等农作物。
    为完成蔬菜种植任务,村里成立了技术队,引进多种经济蔬菜试种,研究培育优良品种分发给七个生产小队。蔬菜种植季节性强,村民们从早晨5点下地,7点回家吃早饭,一直干到晚上六七点才结束。有些蔬菜要统一加工出口,人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全村妇女几乎都参加生产劳动。为解决妇女们的后顾之忧,村里建起了托儿所、幼儿园。就这样,村民通过勤奋劳动为村里积累起第一笔财富。
    技术队成立后,由于缺少人才,常常要从外地聘请技术员。村里开始重视教育,对原有小学校进行改造,用集体资金盖起一座两层楼的小学,还聘请了多位优秀教师任教,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培养他们劳动光荣的意识。70年代恢复高考之后,这个村出现了一批大学生和中专生,一代又一代的高中生更是数不胜数,村民的文化素质极大提高。
    村里还组织青壮年到青岛市从事建筑施工,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为村里积累了大量集体资金。
    70年代,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村里用积累的集体资金改造民房,盖起四层楼。青年结婚可申请楼房,不再占用土地盖房,经集体研究决定楼房的分配方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五保”,形成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完善的集体生活模式。
    80年代,村民的生活和谐美好,尊老爱幼,村风积极向上。同时,涌现出一批青岛市优秀人才。比如,青岛市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牛仪玉,从教几十年全身心奉献教育事业,为村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赤脚医生”王凤梅,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为村民送药打针从不懈怠。只要有人病了,睡觉时她爬起来就走,吃饭时她放下碗筷就走,兢兢业业,满腔热忱地为村民服务。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她还顺便解决一些家庭纠纷,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爱戴。
    集体经济时代的西果园村,建构了那个时代的完善的农村经济生存模式。而今,西果园村更是在方方面面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生活水平今非昔比,集体时代的旧影早已远去,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日渐减少。但是,作为曾经的历程,有必要留住昨日的影像,虽然只是点滴,但是对村落发展历史而言自有它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