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青岛老故事

标题: 青岛营子村
故事: 营子村曾是青岛市最为古老的村庄之一,坐落在青岛市李沧区国棉七厂与八厂之间,与板桥坊村相邻,规模很大,在这一带十分有名。村里有侯、王两大姓氏,侯姓住村子北街,王姓在南街。各自存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厚一本家谱。如今,随着旧城改造的进程,营子村已经在三年前成了历史名词。
    早在明朝初年的永乐年间,明王朝为了把强有力的统治深入北方,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永乐扫北”战争,官军打败并驱逐屠杀了北方不服管辖的民众,朝廷从南方强迁“顺民”到北方这些“荒蛮之地”。营子村村民就是当时从云南、山西、扬州等地迁徙过来的。村里祖辈传说,当初老祖宗不情愿离开自己的故土,是被官兵押送过来的。当时一个家族被用绳子绑成一串,一路风尘仆仆,走上好几年的时间,迁徙到这里。据说现在营子村的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就是当年被反绑着走了好几年路养成的习惯。
    至于营子村的得名,是因为当年战争结束后,此地建有留守的兵营。营、卫、所都是当时兵营的级别,像岛城及周边地区的岙山卫、灵山卫、浮山所等,都是因建有明军驻守的卫所而留下的历史名词。据村民说,营是最大的一级。当年还围村筑有一道百十米长的土城墙,又从附近山上找来荆棘植于土墙上,用于防卫。后来土墙倒了,荆棘除掉了。到村子拆迁前,竟然发现有一棵古老的山枣树存留了下,村里人视其为至宝。他们联合起来找到开发商,要求保留老树,后来经市园林局查,证明确为树龄近六百年的老树,于是保存了下来。现在老树斜倚在一栋商品楼侧,看上去并不粗壮,也不高大,但村里人说这种山枣荆棘能长到这么高很罕见了。
    村里最有意思的风俗集中体现在年关。祖上传下来一套老规矩,据说和邻村板桥坊都不一样。这里过了腊八就开始忙年,家家用碾盘碾豆子包豆包,包一大堆留着过年吃。村里一位侯先生说:“小时候过的都是穷日子,家家买不起豆子的时候,就把地瓜干上碾掐碎了,用豆浆和上玉米面做成窝窝头,这就是过年前的营养餐了,因为包豆包是习俗,所以明明不是豆包,我们也都叫它豆包。”到了年三十,白天全村人忙里忙外,贴门神,糊灯笼,在有翘角的供桌上摆放祭品。要说营子村风俗的独特之处就是贴“烛子”,“烛子”是一幅大挂纸,最上头是灶王爷爷奶奶像,中间是宗谱,下边是年画。傍晚黑天的时候,象征性地吃点东西,约莫九点钟的时候,有隆重的“接灶”仪式,先是把灯笼点亮,挑到家门外高高挂起来,这是给祖宗“照亮”,好把他们接来家;照壁前的走道上,还要点两盏油灯,地上得用稻杆铺路,因为祖先的魂灵是不能踩着地的。然后家里的长者把斧头放到炕头上,预示着“福”到了。午夜十二点,放鞭炮迎祖宗,吃饺子。到了下半夜,就得磕头“走道”,就是本家间互相串门磕头。一般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拿了三支香,到村里的本家近支挨门挨户的拜年,辈分大的就磕头,辈分小的行个礼。侯先生说当年营子村侯姓人家有一支迁到了四方,因为辈分比他大,所以他小时候还得年年去四方给那边的长辈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