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青岛老故事

标题: 一座2500年未改名的城市—青岛即墨往事
故事: 1897年,德国殖民者强占胶州湾之时,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不叫“青岛”,而是属于即墨的“仁化乡”。

“即墨之名,因水而得,即墨之设,其来久远”,旧日的即墨作为一个地区概念,最大时包括如今的即墨、平度的南村镇、市南、市北、李沧、城阳、崂山等地。根据《战国策》等古籍的记载,即墨因故城(今平度大朱毛村一带)临近墨水(今猪洞河)而得名。其中“即”是指临近;“墨”便是墨水。这片古老土地的故事追溯到6000年前,“东夷”先民便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即墨属于“莱夷”的管辖范围。到了春秋时期,齐国灭掉了莱国,齐国大夫朱毛始建即墨城,到了战国时期,即墨依靠渔盐之利,盛极一时,后世出土的“即墨之法化”刀币印证了史家们“齐有即墨之饶,而联袂挥汗与临淄并夸殷盛”的说法。到秦灭六国之后,设天下为“三十六郡,七十二县”,即墨始设县,并成为当时胶东郡的治所。

西汉时,改胶东郡为胶东国,而即墨县则作为该国的国都,成为半岛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700余年间,朝代变换不断,但“即墨”长存。只是在南北朝末期,即墨县一度被并入长广县(今平度市)。但不久,隋朝建立,这里又重新恢复县制,并在故城(今大朱毛村一带)东南方向40多公里的盟旺山下重建即墨城。有趣的是,不知是不是为了延续“即墨之名,因水而得”的传统,这座新城南面的淮涉河被改称为“墨水河”。这时的即墨县版图包括现在的即墨市、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市内四区的广袤地域,随后,这一建置延续千年直到清末。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占领了即墨县南部,次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即墨县白沙河以南的地区(仁化乡的大部分、里仁乡、福海乡的一部分)划为“胶澳租界”。而这块即墨失去的“南乡”,便是后来的“青岛市”。

除了悠久的历史,这里更流传着许多人文故事。即墨旧有九贤祠,其中尊列为首的是即墨大夫。他将即墨治理的“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而获得齐威王“封之万家”的嘉奖。后来,燕国乐毅带兵攻齐,“连下齐城七十二”,是田单将其挡在了即墨城,并借助于即墨城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三年困城后依然可以调集起“五千壮士”和一千头“火牛”,一战而大破燕军,尽收齐国失地。西汉初年,田横及五百义士不为富贵、威武所屈,为气节殉身于即墨田横岛。魏晋之前,即墨又为皇室所重,今之境域内分封了诸多王侯,汉武帝刘彻在未成太子之前,也被封为胶东王。而汉宣帝时期的大臣即墨人王吉,以敢于忠言进谏闻名,他的儿孙后来大多名列公卿,“书圣”王羲之便是其中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即墨私塾遍地,士绅崛起,周、黄、蓝、杨、郭等望族中人才辈出,他们或因文笔留名,或以忠义流芳,明代的蓝章、蓝田父子先后为朝廷御史,皆以刚正敢言著称,其中蓝田才思敏捷,天资过人,被誉为“万言倚马才”。名士周如砥曾出任万历时的国子监祭酒,史书称他“以文章名天下”,“天下士多出其门”。音律学家王邦直因直言朝政被罢官归里,闭门20年,写出《律吕正声》60卷,全面介绍了自伏羲、神农、黄帝以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史。黄嘉善官至兵部尚书,并获得加封“少保”、“太保”的殊荣。清代即墨人郭琇不仅以清正为官出名,还是康熙年间最负声望的“骨鲠大臣”。他任御史时,曾连上三疏,弹劾朝廷权臣10多名,连大学士纳兰明珠也在他的弹劾之下被罢斥……

“分析合散,代有不一;亘山联海,不改其常。”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如今的即墨,依然是一片满载文化与希望的热土。而当我们展望未来之时,不妨再一次翻开历史,细细品读下千年来的即墨往事。(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