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青岛老故事

标题: 青岛往事:老青岛的市声
故事:    对老青岛人来说,回忆是一种微醺的感觉:那些赶海拾贝的乐趣,那些在蝉噪声中听巷口传来悠长叫卖声的午后,都像一杯飘着香气的啤酒,清凉了燠热的暑夏。回望城市沧桑变迁,青版君与你一起重温那些百年马牙石路上的往事……

    老青岛同其他城市一样,有许多街道商贩,他们走街串巷,进“里”入“院”,做生意,为了招揽客人,他们有的手持“响器”,有的高声叫卖,人们最熟悉的是“磨剪子来……锵菜刀”的喊声。这与各地一样,卖青菜的人最多。

    街上或里院常见的有卖、修炊具的小贩,推着一个车子,喊着“小菜板、大面板、修理笼屉卖袜板”。蒸干粮,笼屉必不可少。许多收入少的人家,笼屉坏了不舍得扔,而是找人来维修,便有了这一“行业”。他们同时卖炊具,如面板、菜板、擀面杖等,还有“袜板”。同样,收入低的人袜子破了不舍得扔,而是要补,针织袜子太软,拿在手里不好补,就用一双木制的“袜板”套在上面来修补。许多年里袜子没有松紧口,尤其是女性的长筒丝袜,高到大腿,如果没有松紧口就往下坠。于是,出现了一种叫“袜卡子”的松紧带,卖炊具的人贩卖“袜卡子”,它是一长捆,买多长,现量现卖。这种卖炊具的小贩,在每年端午节前还卖“五彩线”,“五彩线”缠在线轮上,有女儿的人家都买,也是根据尺寸剪下来。

    关于“袜卡子”还有个故事,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有的用上花色的袜卡子,或两只不同的颜色的“袜卡子”来作接头的暗号。

    “多少钱”“五斤”“六斤吧”“好吧”这几句回答可不是“对暗号”,而是买卖蛤蜊的对话。过去人们去海滩很容易挖到蛤蜊,所以十分便宜。上述对话的完整意思是:“蛤蜊多少钱一斤?”“一毛钱五斤。”“一毛钱六斤吧!”“贱卖了,好吧!”

    走街串巷的还有一种人,边走边大声喊“噢——”,有的背着个麻袋,有的推个小车,这种形式其他城市没有。其实是收废品的喊:“噢——”我一直不明白,有人说是日本话。

    市里除了叫卖的喊声,还有“响器”。日本信佛教的人很多。青岛市区中国人建的佛寺只有湛山寺,相比之下,当时在青岛的日本人虽然只有3万,却建了6座佛寺。日本僧人出去化缘,敲着一面直径一尺大的鼓,声音很响,边走边敲,有意思的是日本僧人只到日本人家化缘,不来中国人家。

    过去最常听到的响器,是绷布小贩子的“货郎鼓”,这在各地都有。

    过去叫“剃头”,现在叫“理发”,以前剃头师傅就是走进里院上门服务,甚至在街头剃头。过去有个歇后语说“剃头挑子—— 一头热”,因为他们在街头一头挑着热水洗头,有的一个口袋装着工具,他们不喊而是用响器。响器叫“唤头”,是一块宽半尺长的钢板,只用一块铁片来擦,响器大“嗡”的一声,像“音叉”的效果。自家里需要理发的来院里,把剃头师傅招到家里理发,或者在街头巷尾理发。

    过去有一种“切糕”,用糯米,加小枣、加糖,蒸成一大块,放在独轮车上,根据顾客要求,切下大小不同的一块,在街上喊着“卖——切糕”,声音悠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头小贩都取缔了,也没有了“市声”。(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