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青岛老故事

标题: 胶州路1号--普济医院
故事:       普济医院的出现,应该是青岛在一九一四年之后新一轮的城市拓展和人口激增的必然结果。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攻占青岛刚满一个半月,日本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将这座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的城市正式对本国公民开放。时正值一九一三年日本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护宪运动”桂太郎和山本权兵卫内阁的相继倒台导致了大量国民的失业。青岛的开放,无疑让许多日本失业者又充满了新的希望。于是,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带着淘金的憧憬与梦想,潮水般地涌入了青岛。不过短短的几年,青岛的日本侨民就从德国殖民时期的几百人猛增至一九一七年的近两万人。 
     
     在德国殖民管理时期,青岛除了主要为驻军服务的总督府卫戍医院以及面向欧洲人和少数富有华人的福柏医院之外,只有两所教会创办且带有慈善性质的华人医院。因此,尽快地设立一所针对本国移民的日本医院,就成为了守备军当局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普济医院所面对的患者构成上,还有一些疑点和争论。比如,德国的马维立教授就认为,被日本军队所占有的原德国总督府卫戍医院以足够当时日本侨民的需求,普济医院应是当局为华人所设的医院。 
     
     
    

     
     从一张发行于1921年的青岛地图上看,一九一九年六月竣工的普济医院,位于今胶州路、上海路、热河路等六条道路汇合的坡顶。西侧紧靠当年的日侨聚居区?新町(今市场路至聊城路一带),距东面小鲍岛的另一处日本商业区也相去不远。这座建筑面积为两千一百六十二平方米的大楼由日本建筑师三上贞设计,楼的平面呈“工”字形,主立面为这一时期通常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方式,楼的中部为花岗石砌筑的弧状山墙,山墙顶部使用五个规整的椭圆作装饰,中部五个利于通风采光的窗均砌为齐整规矩的长方形,竖直分割的装饰线条则用以强调建筑的中轴线。山墙两侧各有花冈岩方柱,柱头雕有装饰性的牵牛花花纹,在方柱的顶部曾各有一个青铜的钵状饰物,但已不知何时被拆除。山墙的上部为一个装饰性的亭阁,为整个建筑的高点,其造型是20世纪初日本建筑风格中比较流行的式样。大楼的主入口前是一个由两个约八米高的圆柱支撑的挑檐,圆柱的柱头仅做简单的修饰,但挑檐的周围所加的绿色琉璃瓦,多少有些画蛇添足。主入口的两侧还设有供汽车通行的弧状坡道,门柱亦处理为柱头有简单装饰的贴壁式。建筑的两侧基本未做修饰,仅将南立面的窗户用“工”字形的石条分割为双联式。建筑的整体设计具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和时代特色,但刻意的设计和过分强调轴线而使中间和两翼反差过大的设计手法,却是这一时期青岛日式公共建筑所共有的缺点 
     
     

     
     
     普济医院大楼是本次考察的第一站,当大家在约定的时间陆续到来的时候,晚报的编辑和医院方面的一位女士已经早早地在此等候。由于几年前一条横跨东西的交通干线的施工,医院原有的大门、花坛和部分院落已经消失,恰好处在地势高点,被重新粉刷为红瓦兰墙的大楼也就显得格外突兀醒目。隔街而望,是鲁东信义会圣保罗教堂暗红色的高耸塔楼,两者所组成的这一别致街景,似乎恰好是在寓意现代医学在近代中国,与西方宗教传入密不可分的关系。医院大楼内布局与平面相似,但由于历经多次改造装修,除了通往二楼的楼梯和几个拱形的竖窗外,已经失去了旧有的面貌。在二楼窗外的一处平台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堆被更换下来的旧瓦砾,断瓦的背面还隐约可见英文的“青岛”字样,但由于医院的女士没有通向平台的门钥匙,大家最终也没有近距离的考察这些带有历史印迹的瓦片。 
     
     
     
        
     
     
     和占地颇大的守备军医院新町分院相比,建成初期的普济医院,规模很小,除了门诊,仅有病房四间,床位十五张。一九二一至二二年,中日双方就归还青岛的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了用普济医院和台西镇隔离病院代替同仁会青岛病院交还中方的议案。一九二三年,普济医院更名为胶澳商埠医院。一九二五年,医院被改为山东陆军总医院,三年后,又恢复原名,并附设护士学校。一九三一年,青岛市政府将商埠医院、台西镇隔离病院和李村的官属医院合并,成立新的青岛市立医院,由市社会局直接管理,任命唐家珍为院长,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等科室,聘用医师、助理、护士共六十人,月收治病人三万余人次,由于医院为官方承办并带有一定的慈善性质,政府每月拨款六千元用于医院的各项补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后,在医院设立青岛医科大学,后又改为东亚医科专门学校。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战败投降,医专并入国立山东大学,市立医院得以恢复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