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青岛老故事

标题: 德华大学:青岛第一所大学的建筑之美
故事: 名称:德华大学(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中文全称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简称德华高等学堂,也俗称黑澜大学)
地址:朝城路2号
建造期:1910年至1912年(造价64万金马克)
设计师:胶澳建筑管理局
现用途:济南铁路局青岛西车务段
历史概括:
    1905年,德国开始执行将青岛建成模范殖民地的计划,投入巨资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德国政府在青岛开始积极实施德国的文化政策,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计划在青岛租借地设立一所大学。
    1907年,德国驻华公使格拉夫·冯·雷克斯伯爵(Graf von Rex)建议在青岛创办一所高等学校,得到德国海军部国务秘书、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蒂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的赞同,但胶澳总督府对此项计划持保留态度。时任胶澳总督奥斯卡·托尔柏尔(Oskar Truppel)认为:一方面实现这一设想代价很大,将不得不削减其它用途的开支;另一方面,总督府官员宁肯进行实用的职业教育,为殖民当局提供受过良好培训的廉价劳动力,而不愿浪费金钱与时间用于造就可能根本不会为青岛本地效劳的高等学府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但蒂尔皮茨身为德意志帝国海军部大臣,以直接管辖青岛殖民地的上级身份,最终迫使胶澳总督托尔柏尔接受了在青岛创办大学的提议。
    1907年12月,蒂尔皮茨向中国驻德国公使孙宝琦通报德国政府的计划,建议就有关德国在青岛设立一所高等学府的事宜进行商谈。
    1908年1月,清政府学部对此建议予以婉言谢绝。
    1908年5月,德国驻华公使馆前任翻译、德国汉堡大学汉学家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代表德国海军部与清政府进行正式谈判,清政府代表是洋务派领袖、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中德两国的谈判进程异常艰难:德方要求主导办学方向,清政府赞助部分经费,学生毕业后清政府奖以进士出身,而清政府则坚持,虽然认可该校,但不冠大学之名,要求中学与西学结合,严禁宗教教育,其课程设置、学堂章程须由朝廷派员驻堂监察,学生毕业后有资格进入京城国子监,但不予进士出身。
1908年7月,经平等协商,中德双方达成一致,议定办学章程18条。该学堂为中德合办,筹备开办经费30万马克,常年经费7.5万马克,清政府学部认筹开办经费4万马克,常年经费1万马克,山东和直隶各认1.5万马克,其他经费均由德方提供。最终的经费筹备结果为:开办经费为64万马克,其中德国政府支出60万马克,清政府协筹剩余的4万马克,常年经费的大半也由德国支付。清廷派驻一名官员出任副校长,管理规则由清政府学部宣布,并由清政府负责该校的生源选拔。
    1909年6月,清政府学部上呈《山东青岛设立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咨议情形并商订章程认筹经费折》,正式奏议设立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随即奏准立案。至此,经过一年谈判的合作尘埃落定。
    1909年8月,针对谈判结束后在清政府朝野引起的一些非议,张之洞上奏同治皇帝,再次表达对合作办学的支持。
    1909年9月12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开学。德华大学是德国第一所设立在中国并得到清政府承认的德国大学。
    1909年10月25日,补办开学典礼。总管全校事务的学堂监督(即校长)由德国人担任,中国方面委派一位学堂总稽察(相当于副校长),行使监管中国师生以及与校长共同签署学生毕业证书的职能。德华大学第一任校长为德国地质学家、海军部官员格奥尔格·凯贝尔(Georg Keiper),中国方面委派的学堂稽察为学部员外郎、被尊称为“青岛圣人”的蒋楷。德华高等学堂的体制在较大程度上受控于中国政府礼部的政策,它基本分为两大部分:传授基础知识的初级部,修学专门学科的高级部。在这两个阶段中,除引入西方课程外,还并行教授中国传统课程。初级阶段为时六年,所教课程为德语、历史、地理、数学、逻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绘画课。数学又分为算术、代数、几何;生物学又分为植物学和动物学。同时教授的中国课程是古籍、历史、地理、伦理和文学。高级阶段由几类学科构成:国政学、医学、科技学和农林学。此外,学生开始为时三年或四年的定向专业学习,但各系仍开设德文和中文课,年龄在13到15岁的学生由清政府地方教育机构选拔至该校深造,均住校学习。
    1910年,德华大学新校舍开工修建。在所有建筑竣工前,学校曾借用前野战炮兵部队的兵营(黑澜兵营),其中有两座楼直到后来仍被用作学生活动场所。因德华大学新址就建在原黑澜兵营处,所以德华大学也被俗称为“黑澜大学”。
    1912年9月底,孙中山被邀请来德华大学参观和演讲。同年10月,德国亨利亲王到日本参加天皇丧礼,路过并驻留青岛期间巡视了德华大学。这一年,德华大学新校园校舍竣工使用,学校有德籍教师26人,中国教师6人,学生340人,生源覆盖中国南北14个省区。德华大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可与当时德国本土相提并论,一些享誉国际的德国学者曾在该校任教,如数学教授康拉德·克诺普(Konrad Knopp)、植物学教授威廉·瓦格纳(Wilhelm Wagner)、物理学教授卡尔·艾利希·胡普卡(Karl Erich Hupka)、法学部主任库尔特·罗姆伯格(Kurt Romberg)等均是在各自领域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学术专家,并且当时在青岛任职的胶州高等法院大法官格奥尔格·克鲁森(Georg Crusen)博士和青岛观象台台长布鲁诺·梅尔曼(Bruno Meyermann)博士,都曾兼任过德华大学的讲师。而6位中国教师既有中国科举考试功名,又有新式学堂学历,其中包括中国文学及伦理学教授于濂芳等。
    1914年,有300多名学生在此就读,最高时曾经达到400余人。对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学生,胶澳总督发放了特殊护照,类似于今天的学生证,拿着这张护照,巡捕对学生不敢欺侮,必要时,学生还可以招呼巡捕帮助。在青岛,这些学生比普通中国人享受高一等的待遇。该学堂农林科在李村建有实验农场供学生实习;工科除校内有实验工厂外,学生还可去四方机厂、船厂实习;医科在福柏医院实习;政法科则在法院当陪审员。后来许多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德国深造。德华大学的著名校友有宗白华、王献唐、栾宝德、杨继曾、沈怡等,后来均成为知名学者或政府要员。
    1914年,因爆发德日战争,德华大学停办。在战事最紧时,德华大学里曾设有500张病床,是德军重要的临时医院。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德华大学校产由日本军队强占。教师德士烈、白德林,以及在校学生中的43人迁至上海同济医工学堂。转来的学生中,4名入医正科,9名入法政科,于1915年在同济毕业;另外30名土木科学生,同济为他们在工科内增设土木科。
    解放后,原德华大学校址成为青岛铁路分局机关办公楼。
建筑风格:
    德华大学的校舍地处青岛火车站西南一带,北起单县路,南至贵州路海滨,西起范县路,东至鱼台路附近,校园面积很大。主教学楼位于校区南面,楼体东西长度约80米,高约17米,面积1758平方米,砖石混凝土结构,三段式近代建筑,青年艺术派风格,楼体高两层,四坡为斜屋顶,中部楼体盖有复折式屋顶,整座建筑风格质朴,样式对称,坚固而实用;主教学楼后侧为大礼堂和图书馆,其与主教学楼的东翼相连接,成为一体。校区北面有两栋学生宿舍,均有二层建筑,且各有一内院,可分别容纳125名学生;还有一座服务楼与一座住宅,供德籍教师使用。